张韬
    张海
    余德泉
    倪宝成
    周道振
(1916-2007)著名学者、碑帖鉴藏家周道振先生,无锡人,世居锡城西门外棉花巷,1916年出生。其父周小农公是一位中医师,出近代名中医张聿青夫子门下。其兄周逢儒先生早年亦曾习岐黄之术,悬壶济世,后因民国政府“扶西抑中”,中医界备受歧视,遂弃医从商。然周家知书达礼,家风儒雅。他自幼受父兄熏陶,研习艺文,酷爱书法。由于敬慕明季文坛领袖文征明之高风亮节,且对文氏书艺情有独钟,以至在青年时即早早萌生了要编撰其年谱、文集等学术著作的想法。从此,他的一生与文征明研究,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但是,做学问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劳动。须知走上了这条治学路,就要耐得住乏味枯燥、就要耐得住清贫寂寞,否则很难有所收获、有所成就。这也是前辈学者常告诫青年学人要甘坐“冷板凳”的原因。
 
周道振先生解放前在上海铁行中做过小职员、在棉纱商行中担任过会计。解放后一度进机关工作。但在1958年受了业余潜心研究之累,被指责为“一本书主义”,下放农村劳动锻炼一年。回城后调入嘉定工业学校、上海建江中学等单位,直至1979年退休。
 
所以,终其一生,他从未在科研机构、大专院校或图书馆、博物馆系统工作过,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相比,他的治学条件和环境,无疑要艰难得多。
 
正因为如此,他治学中所遇困难阻力之多,付出之多,可以想象。他之最终能够实现初衷,完成文征明系列研究,在学术上作出重要建树,应是他几十年坚忍不拔、艰苦努力、甚至可说是“苦志励节”的结果。
 
周先生生活清寒,只是一位70年代中期就退休的普通单位职工,然他一生省吃俭用,倾其所有购买了文徵明书法和绘画真迹,这些极具艺术史料价值并可给周先生带来巨大财富的文物,在他生前都无偿捐赠给了家乡的苏州博物馆。
 
周道振先生的先人是宋代著名思想家,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,这是我在信息检索中得知的,其传世名篇“爱莲说”是作者表明自己洁身自爱,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,并对世间争名夺利者所表示的鄙视,其中的“出于淤泥而不染”正是周道振先生独步于尘俗之外,高超不凡品格风貌的真实写照。

周先生潜心研究文徵明,他著作问世成为该史学领域里的权威、功成名就之时已是90年代了,此时我已离开古籍部,然周先生一直记得我这样一位小辈、仅为他提供过我岗位的最基本服务、似乎还有很多不到之处。每每新著出版,他总不忘赠送与我,新春佳节总会收到他的贺卡,翻阅周先生馈送的著作,看到相关的报道,周道振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研究文徵明的权威专家,他先后出版的著作有《文徵明集》、《文徵明书画简表》、《文徵明年谱》、《文徵明诗词全集》、《行书大师——文徵明》、《唐伯虎全集》等著作,其中不少是和夫人张月尊共同署名的。更为遗憾的是尚有同样多的研究成果至今没有出版,如《文徵明书画资料》、《唐伯虎书画资料》、《停云馆帖考》、《双月楼帖目》等,文史研究者清贫艰辛淡泊名利的生涯可见一斑。
 
上世纪九十年代编辑出版《中国书法全集·文征明卷》时,当事者曾聘请他为该卷顾问。他提供的丰富资料曾嘉惠过许多慕名而来求助的海内外学人。而他在碑刻、碑帖鉴定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,曾为苏州碑刻博物馆的筹建,为苏州寒山寺复刻文征明书“枫桥夜泊”诗碑,为无锡马山祥符寺购藏《停云馆帖》流散刻石等等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指导、帮助。这些情况表明,他在文博界也是不乏影响。

  • 微信
    扫一扫
地址:河南省 郑州市祥盛街27号
豫ICP备13017126号-1